![]() |
Profile
刘禧萱,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兰州交通大学第三批“天佑青年托举人才计划”入选者,甘肃省技术标兵,甘肃省物理学会理事,甘肃省科普专家,现任兰州交通大学数理学院物理学科主任。2016年获北京理工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24年至2025年于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和天津大学力学系开展访学交流。
目前从事声子晶体和声学超材料(声学黑洞和声学超表面)及其轨道交通振动噪声控制应用研究、等离子体物理理论及实验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防科工局基础科研重点突破项目、甘肃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各1项,主持甘肃省教学成果培育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厅产业支撑计划项目、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3项,参与教育部教学研究项目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国防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参与专著编写1部、译著1部。
荣获2022年甘肃省第二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省级三等奖/校级一等奖,2023年第八届“高等教育杯”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西北赛区一等奖/甘肃赛区特等奖,2024年第七届全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二等奖,兰州交通大学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自2020年以来,指导研究生参加第七、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分别荣获省级金奖和铜奖各一项,第二届“海创杯”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大赛西部赛区三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等离子体创新竞赛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