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5年执教以来,先后承担了《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公共课教学和《专业导论》《热学》《热力学•统计物理》《光学》《固体物理学》《量子力学》等应用物理学本科专业的专业课教学工作,同时承担了《声子晶体》《高压材料物理》等研究生课程教学工作。本科教学中,在按照教学大纲详细讲授教材内容的同时,注重多元知识汇通的教学方法,从边缘科学、文化历史背景、学科现代研究进展等方面多角度切入,使基础物理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的讲授更有深度及广度;同时注重理论知识的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完整性、基础性、新颖性以及实用性,做到重点突出而又包含了较大的信息量;另外,能够利用多种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尤其是熟练运用和制作多媒体课件。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下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开展课堂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使得在同一节课内,学生们能从多角度、多途径获取大量的信息,特别是以往教学中较为欠缺的视觉信息,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化了教学全过程,提高了教学质量。对硕士研究生, 注重其基础知识的应用和科研技能的训练,对博士研究生则重视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编写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讲义《高压材料物理》《材料热力学》《声子晶体模型优选及频带特性分析》3部,作为副主编组织编写《工科物理实验教程》一部,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主审《大学物理实验》教程一部,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获教育部高校教学研究项目和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各1项,获甘肃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项目和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项目各1项;2012年获兰州交通大学“教学优秀奖”;2014年主研完成的教学成果“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资源的优化开发与升级创新”获兰州交通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作为本科生导师,多次组织、指导学生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和数学建模竞赛活动,获国家级、省级、校级奖项10余项,其中2021年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的项目《虹与霓的再现装置》获一等奖。
个人信息
- 职称:教授
- 学历:研究生(博士)毕业
- 学位:理学博士学位
- 所在单位:数理学院
- 职务:院长
- 电子邮箱:
其他联系方式
- 邮编:
- 通讯/办公地址:
- 办公室电话:
- 邮箱: